|
|
|
|
|
|
|
石油、化工行业2013年经济预测! |
日期:2013-3-20 21:53:57 编辑: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
据石油化工报报道,2013年石油化工行业经济预计会优于去年,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下行风险。从国际上看,全球基本上都处在深度调整当中,美国经济保持温和增长,欧盟维持零增长或轻微后退。 目前,该行业内面临新兴市场回升动力不足的问题。从国内看,出口增长难度很大,保持去年的水平已属不易,消费增长会保持稳定回升,但回升幅度不会很大,受新一轮全球性货币宽松政策影响,物价上涨压力会有所上升,今年的价格压力不会比去年严峻。 综合考虑行业发展所处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以及潜在不确定因素,根据以往规律,预计2013年,石油化工行业经济增幅将比2012年高四到五个百分点,达15%左右。 环球时报近日发布的一篇社评称“十八大”以后将会出现经济泡沫,我认为泡沫出现的可能性很高。综合分析行业发展历史情况和比较态势,可以初步判断,石油化工业发展处于周期性结构调整中,进入稳步中速发展阶段。 日前我更正了化工报上的一句话,“通过十八大,行业一定能够突出重围”,这种说法有问题,我们没有处在重围之中,而是处于常态。这种常态,需要下真功夫,来适应、变革、解决,而不是简单的“突围”。我们要修好“内功”,逐步改变长期以来高速增长形成的惯性思维,学会在中低位下求生存,在中速和低速成长中求发展,把主要精力用在调结构转方式上,注重发展效益和质量。 如今思想观念讲求“有的放矢”。那么“的”是什么?“的”是实际发展,现在存在着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在于产能在低水平下严重过剩。 第二个问题是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十八大”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行业内目前基本可以达到国家标准,但与美国、日本的标准尚存一定差距。 第三个问题在于科技创新压力,现状是“投资饥渴”和“技术饥渴”并存。“投资饥渴”无可厚非。“技术饥渴”方面,以中国现在的高速发展形势,技术上却还没有跟上,值得深思。 第四个问题来自煤化工异军突起,其对于石油化工业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石油化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能源、基础原材料和支柱产业,持续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十八大”报告中也提出,我们仍处在一个战略机遇期,宏观经济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共同加快了国际化发展。对于石油化工业产品,特别是高端专用化产品的需求,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较快增长。 国家鼓励发展绿色化工、新型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生物质能、天然气及化工。目前化工属于战略新型产业,支持行业的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将为石油和化工业转型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石油和化学工业在资金规模、经济实力、产业基地、产业链条、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具有雄厚基础及显著成就,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变得更加强劲,抗风险的能力显著提高。 下一步工作应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这个主线,干好调结构、科技创新、节能减排这三个重点。 进行结构调整要坚定,调整过程至关重要。根据经济发展,要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的方针,我认为,中国的内需潜力和社会需求就是石油化工业发展的机遇,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这几年,产品规划及市场结构调整都在进行,但是推进工作很艰难,有些传统行业的产品扩张甚至愈演愈烈。2010年,化肥产能过剩92%,尿素产能过剩5.7%。2011年,化肥过剩53%,尿素过剩30%,磷肥过剩54%,合成氨过剩29%,电池过剩50%,烧碱过剩60%,纯碱过剩30%,甲醇过剩108%,聚酯乙烯过剩100%,橡胶、轮胎、硫酸也都存在产能过剩现象。 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去调结构转方式? 目前,中国石油产品总体处于产业分工和产业链中低端,产业转型迫在眉睫。部分企业认为产业转型仅仅是发展战略型的新型产业。其实,对于石油化工业来讲,比重更大的是传统产业,所以把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才是关键。 29家调结构转方式先进代表要坚持实事求是,无论情况怎样特殊,都必须坚持改革原则。调整结构产能扩张,必须符合科学发展要求及产业发展方向,满足健康小康社会需求;对于落后、过剩产能,不仅不要重蹈覆辙,还要坚决淘汰和重组。 技术创新事关行业发展大局,必须摆在核心位置。此前,在没有基础储备及更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情况下,行业高速发展,企业唯有在传统产业内进行低水平重建,从而造成了传统产能过剩,这对大家的教育是深刻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