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赢得主动
“装备制造业要振兴,必须在关键领域掌握核心技术。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装备制造企业,通过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技术研发等,综合竞争力得到显著提高。”隋永滨说。
三峡工程的建设自一开始就吸引了世界装备制造业的眼球。为了确保三峡工程质量一流,又不失时机地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水平,三峡左岸电站机组实行国际采购,走“技贸结合、技术转让、联合设计、合作生产”之路。几年之后,当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的产品与跨国公司在三峡右岸电站招标中同台竞技,某些技术环节甚至超过外方时,“三峡模式”已成为振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成功路径。
“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我们能够在三峡工程中成功‘亮剑’,就有力地说明中国企业必须有信心、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主创新,在装备制造业掌握核心技术。”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陶星明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史丹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路径选择注定是开放式的自主创新,主要依托注定是国内的重大工程。
参与中国第一座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电厂汽机岛设计、制造的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这一观点同样有着深刻的理解。2003年11月,华能集团把玉环电厂四台(套)汽轮发电机组的主机制造合同授予了上海电气。有了这个项目依托,上海电气放心地在技术、厂房、设备方面扩大投资,并从西门子引进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同时,结合国家“863”计划和上海市的“科教兴市”项目,设立并成功完成了26个专项课题攻关。此外,还获得了13项新技术成果、12项自主知识产权。通过引进、吸收、再创新,上海电气已经具备了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的自主开发能力。截至目前,上海电气累计接获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订单22套,占全国现有订单总量的一半以上。
“任何一个国家所需要的技术都不能完全从原始创新开始,需要并能够引进的技术必须积极引进,关起门来谈创新不现实。但同时也要看到,一国的现代化不可能用钱从国外买来。装备中国工业的重任终究要由中国自己的装备工业来担纲!我们要抓住机遇,特别是要依托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以重大技术为突破口,带动装备制造业全面振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柳百成说。
政策助力发展
对于重大技术装备突破,也存在着现实困难。其中,影响我国装备业发展最大的绊脚石就是“首台(套)”的问题。“一套装备下来动辄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一旦出问题,风险谁担?责任谁负?”山东一家化工企业的负责人道出了众多用户的最大担心。
为了消除企业的后顾之忧,2006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要求,对订购和使用首台(套)国产重大技术装备的国家重点工程,可确定为技术进步示范工程。对于“第一个吃螃蟹”者,国家将通过有关专项资金适当补贴,或采取加速折旧等方式给予支持。为了防范使用风险,国家已开始建立由项目业主、装备制造和保险公司风险共担的重大装备保险机制。
不仅如此,《意见》还在法规建设、技术政策、资金支持等方面为振兴重大技术装备提出明确思路。这些政策措施的逐步细化和落实,无疑将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助推器”。
2007年又一“利好”政策出台。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出通知,进一步落实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相关税收政策。对国内企业为开发、制造有关装备而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所缴纳的进口关税,以及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实行先征后退。所退税款主要用于企业自主创新。
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面临空前发展机遇:受经济全球化影响,国外将许多装备制造业向我国转移;我国经济社会较快发展为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内需保障;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国家对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等。
装备制造企业要抓住机遇,拼搏突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装备制造业能更好地担起“装备中国”的神圣使命。
发展
近日,中国行业研究网的一份报告更是显示,目前,我国机械工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影响产业保持并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六大瓶颈亟待破解。
瓶颈一:企业融资
2011年前10个月,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利润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普遍回落。企业融资困难,要素供给价格上涨,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振,进口快速增长分流国内订单,机械工业所面临的发展形势严峻。从这些变化中我们应该看到,机械工业发展的环境已经并正在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前些年我们行业赖以生存的粗放式发展环境正在消失,日益趋紧的发展环境正在逼迫我们放弃以速度规模为先、以实物订单高速增长为前提和支撑、以过度的消耗资源和能源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
瓶颈二:企业发展规模
过去10年是我国工业化高速发展的时期,特定的发展阶段造就了需求的持续高速增长。进入“十二五”之后,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将更加关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质量,因而对于装备水平的要求将更高,而需求量将转入平稳增长阶段,因此今后实物产品需求增长幅度回落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我们以产能扩张为主要指向的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却有增无减,这将激化供过于求的矛盾,恶化机械工业的市场环境,引发竞相降价以争夺市场订单的恶性竞争,不但会使行业利润率下降,而且会诱发偷工减料等恶性行为,使产业结构有逆向调整的危险。弄虚作假、坑蒙拐骗的企业在市场监管不严情况下会把优秀企业击垮。
瓶颈三:原材料成本
上游原材料的价格、融资成本、人工成本将呈持续稳定上涨之势,由于机械工业是高度竞争性行业,在供大于求的环境下,很难把成本上涨的压力向下游传递,因此机械工业今后将长期面临成本上涨快、效益提高难的矛盾。
瓶颈四:配件渠道来源
近10年来,高端电力装备、工程机械、数控机床等诸多主机的发展相对较快,但许多关键零部件和配套产品发展滞后,严重地受制于进口。由于国产化步伐无法满足主机配套的需求,因而使得进口价格居高不下,甚至于把外商的胃口吊起来,国内企业也常常因进口不到配件而被迫削减主机的生产。对此,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表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必须解决以下四个基础瓶颈环节:一是高档数控机床,二是高性能测试仪器,三是高档液压件,四是高档优质原材料。